胡智锋
专业分类:学历学位 » 在职研究生
教师简介
胡智锋,中国传媒学术领域第一位教育部“长江学者”特聘教授,中国广播电视艺术学学科创始人之一,中国电视美学研究主要奠基人,中国电视传播艺术研究创建人,中国著名电视节目策划人。
胡智锋教授现任中国传媒大学学报《现代传播》(国家社科基金资助期刊/教育部“名刊工程”期刊/CSSCI来源期刊/中文核心期刊)主编,中国传媒大学传媒艺术与文化研究中心主任、教授、博士生导师;兼任国家一级学会中国高等院校影视学会会长;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,为全国宣传文化系统“四个一批”人才、“新世纪百千万人才工程”国家级人选、“新中国60年影响中国广播电视进程的60位人物”、首届国家公共文化服务建设专家委员会委员。
胡智锋教授现主持参与国家级、省部级等各类科研项目十余项,已出版学术专著《电视传播艺术学》《影视文化论稿》《电视美学大纲》等二十余部,发表学术论文三百余篇;参与了百余个电视频道、栏目、大型节目的策划和主创工作;担任中宣部“五个一工程”大奖、中国新闻奖、国家音像制品奖、中国电视文艺“星光奖”等多个国家级奖项的评委。曾赴美国、俄罗斯、法国、芬兰、英国、澳大利亚及中国台湾、香港等国家和地区讲学和学术交流。
案例教学
一是案例教学,生动地教给学生实用信息;第二是“求同存异”,胡教授系统研究了电影学、电视学和戏剧学的理论框架,抽出它们三者的共同点,总结、演绎,并对它们的差异进行分析;第三是开放式教学,胡教授拟定一些开放型课题,由学生作互动性练习。胡教授说:“‘影视剧文化’有生动的案例、共同的理论框架、差异性的理论阐释、互动的教学方式,课程比较丰富和鲜活。”
经验创新
在本科教学中,胡教授对课程内容进行了创新,在硕士和博士培养过程中,胡教授也总结出自己一套新鲜做法和典型经验。他首先要求学生“做人、做事、做学问”三位一体。即在“做学问”过程中,悟到“做人和做事”的道理,在“做人和做事”过程中“做学问”。在谈到教学方法时,胡教授说:“一是‘讨论式教学’,我设定一个选题,围绕这个选题,学生们互相批判和质疑,在讨论过程中互相启发、共同提升。二是‘课题式教学’,我让所有的博士生和硕士生都完整参与课题工作,通过资料准备、大纲设计、访谈以及论文写作一系列过程,学生整体素质得到提高。三是‘团队式教学’,人文学科的研究通常是个体化的,但是当今我们需要大规模项目,所以我着力培养学生的团队意识。”我想,这就是胡教授培养出一批优秀的博士生、硕士生的原因吧。